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参赛指南

第六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参赛指南

2015年07月06日 12:14:29 访问量:1400

 

      录

 

 

一、 参赛人员范围 

 

二、时间安排

 

三、参赛要求

 

四、评审和报送方式

 

五、奖项设置和论文发表

 

六、组织工作

 

附录:“论文大赛”参赛论文全国评审标准


一、参赛人员范围

全国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者。

二、时间安排

论文提交时间:4月22日-9月10日

投票支持截止时间: 9月10日

省级评审时间: 9月10日-9月30日

集中报送时间: 10月8日-10月9日

全国评审时间: 10月10日-10月25日

全国颁奖大会:11月上旬

三、参赛要求

1.大赛主题:教育信息化新常态:变革、融合与创新

鼓励全国各学科教师及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常态化、规模化应用,深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反映广大师生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具体选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与相关政策解读;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如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数字媒介素养、学习科学、个性化学习与自适应学习等;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信息化时代个性化学习、虚实融合的理论探讨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途径、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社区、MOOCs、电子书包、智能手机、微信、电子白板、微课程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与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评价系统研究;借助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对教育信息化过程、方法、成果评价过程和评价机制的研究;基于平板电脑、1:1数字学习、虚拟学习环境等技术与理念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2)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探讨;教育信息化管理改革与服务体系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的行政管理、治校方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早期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信息素养研究;教育信息化绩效研究。

(3)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研究

国家重点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方面重点工作的集中反映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如智慧校园、数字校园等;信息技术助力破解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等教育领域关键问题和难题的研究;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区域性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教师研修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区域推进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区域协作教研、协作教学的实践研究等。

(4)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

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政策与措施、方法与经验;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教育信息化服务、评价、供需及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

(5)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师生信息素养与技能培养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如基于网络、虚拟学习社区展开的教研、教师培训等;教师的智慧教育实践能力及其培训课程、培训方式研究;信息技术伦理教育;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技术、交往、学习能力、个性化快速转型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研究;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教育研究,如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等。

(6)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

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机制研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典型案例研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主题教学网站、微课、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少数民族双语资源建设及其应用研究;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专题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职业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及其支持教学服务研究;基于慕课、微课、私课、教育游戏、电子书包、智慧课堂、博物馆、图书馆等新型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模式研究;个性化资源推送研究。

(7)在线教育研究与实践

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的理论研究;开放学习社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教育应用研究;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在线教育发展与挑战研究;在线教育质量与评价研究;在线教育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衔接研究。

(8)三通两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典型教学案例研究;国家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9)中国移动“和教育”高效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研究

基于“和教育”平台(****)与4G网络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智慧课堂、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教育产品包等高效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如名师导学、多媒体教学、英语学习、精品学习、在线作业、智能组卷、学业评测、档案、教管OA、家长学堂、少儿心理辅导等教育产品设计及其教育应用。

(10)家、校、企互动创新方式及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

(11)社会化软件在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QQ、博客、几何画板、统计软件、微信、模拟软件等的教学研究与应用。

(12)教育游戏的基本理论、设计开发以及应用。

(13)不限于以上内容,其他与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有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研究成果。

2.征文要求 

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范文见大赛专用网站 ****活动专区;****;****)。

3.投稿方式

本次论文大赛采用在线投稿方式,参赛教师直接将论文提交到论文大赛专用网站。首先进行注册,填写个人真实信息: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可参考学校公章)、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等;注册后提交论文,每人只能提交一篇论文,提交后不能修改,投稿全程免费。注意:通讯地址务必要填写详细、准确,以便于获奖证书和论文结集发表后样刊的顺利邮递。

4.参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严禁剽窃或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批评。作者需保证稿件及各种说明、引言等无任何法律纠纷,剽窃或抄袭产生的法律纠纷由作者本人负责。

(3)作者所投稿件必须是从未在任何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的原创稿件。

(4)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四、评审和报送方式

1.论文大赛将组织省级评审和全国评审。各省级电教馆负责组织省级评审。省级的评审标准、评审细则、获奖比例、奖项设置由各地电教馆自行确定。中央电教馆制定全国评审标准(见附录),负责组织全国评审。

2.大赛组委会为各省级电教馆配备一个单独的账户,9月10日,各省级电教馆用该账户可登陆FTP平台下载各省参赛论文,组织省级评审。省级评审后,各省级电教馆按规定时间集中报送20-50篇论文参加全国评审,报送的论文中,一线教师的论文数量须占到90%以上。

五、奖项设置和论文发表

1.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地电教馆和学校宣传、组织情况以及投稿数量,组委会评出若干优秀组织奖,优秀组织奖评选对象包括各省电教馆和学校。

(1)省电教馆优秀组织奖具体评选规则:

指   标

权重

各省参与“大赛”的论文数量

0.3

各省获奖数量

0.3

各省组织工作情况,如宣传组织、严格评审并及时报送全国评审论文等

0.2

各省投票数量

0.2

 

 

(2)学校优秀组织奖具体评选规则:

指   标

权重

各学校参与“大赛”的论文数量

0.3

各学校获奖数量

0.3

各学校组织工作情况,如宣传组织等

0.2

各学校投票数量

0.2

2.优秀论文奖:根据专家评审和网上公众投票,共设置一等奖10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300名、优秀奖若干。在评审结束后将召开论文交流及颁奖大会(另行通知),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会议礼品。

3.论文发表:部分获奖论文以《中国电化教育》杂志专刊形式结集发表。

六、组织工作

1.组织领导

“论文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教育二司指导, “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共同主办。

“论文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负责大赛日常事务工作。

2.大赛详情查询

大赛详情查询请登陆以下各网站查询:

论文大赛专用网站(****活动专区);

中央电化教育馆官网(****);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官网(****)。

 

编辑:管理员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教育网 大连教育网 大连教师网 大连智慧教育平台 大连终身学习网 大连长兴岛三堂小学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学
辽公网安备 21028102000001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辽ICP备16015748号
联系地址:大连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学 邮编:116318
联系电话:0411-39114853 邮箱:517886845@qq.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